2012年,卡特彼勒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国速度”。技术水平全球领先的卡特986大型轮式装载机在中国研发成功,而且这款产品从设计到验证再到生产,完全在中国进行,所花费的时间仅有两年,而类似的研发在北美通常需要四、五年时间!
而这个“中国速度”正是来自于卡特彼勒在中国打造的本土创造能力。从2005年在中国成立首家研发中心到现在短短七八年间,卡特彼勒已经在中国打造了完整的研发体系,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和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
这个“中国速度”也可以说是中国本土创新能力的新注解。如果说30余年前,中国产业所采取的创新路径还被贴上“西学东渐”的标签;那么,如今,中国的创新路径已经模糊了“东”与“西”的界限,越来越多呈现全球智慧交融之势,许多创新成果被应用于全球范围。
完整的创新链条
长期以来,对于创新的关注往往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支持创新的机制建设却容易被忽视。本土创新生态系统可谓企业以开放的姿态编织着创新的力量图谱。
2005年,卡特彼勒成立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把本土研发置于很高的战略地位。青岛和天津的研发分部不久也先后成立。尤其是2009年末在无锡设立的综合性研发中心经过多次扩建,目前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配备了发动机试验台架、多功能整车集成中心、燃油系统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虚拟仿真中心等全球领先的研发设施,是卡特彼勒北美以外最大的综合性研发中心。
卡特彼勒在中国有1,100多名来自材料、电子电气、液压、冷却及后处理等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他们完成了多种系列发动机和整机的国产化以及全新的发动机和整车的开发,其中包括大型采矿和采石设备卡特986轮式装载机。
2013年1月,卡特彼勒亚太试验场在江苏南通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卡特彼勒已经在中国建立起包括研发总部、研发分部、产品试验基地、制造基地、供应商基地、合作伙伴研发资源在内的、完整的本土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与卡特彼勒在全球的研发体系接轨并共享资源。
此外,卡特彼勒积极发展与科研院校、国家实验室、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开放式的合作研发打造创新链条。
源自中国,服务全球
据统计,2002年以来,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每年新增数均超过30至40家。他们纷纷将中国视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在卡特彼勒,986大型轮式装载机是本土创新“源自中国,服务全球”的最新实践。目前,这款产品已经投入试生产。
近几年,卡特彼勒在中国积累了多项科技专利,针对成长型市场特别研制成功了一批新发动机和新机器。这些创新技术和产品正在从中国走向其他新兴市场乃至发达市场,成为卡特彼勒全球研发的一个新亮点。